變鹽堿荒灘為生態糧倉
——宋福如科研團隊10年改良千萬畝鹽堿地記事
在東北松嫩平原,硅谷人演繹鹽堿灘“一年變良田”的傳奇;
在內蒙古河套地區及新疆和青海地區,硅谷人通過改土治堿,助力當地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
在河北滄州、唐山沿海地區及張家口地區,硅谷人投身鹽堿地綜合利用,為農民兄弟增添了豐收的喜悅。
“捧起一把泥土,這就是我的祖國。”10年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勞動模范、共產黨員宋福如帶領硅谷科研團隊,累計為國家改良鹽堿土壤上千萬畝,在寸草不生的鹽堿灘建起一座座新糧倉。
心里時刻想著國家的事
家事、國事、天下事,宋福如時刻想著國家的事,為解決農業難題孜孜不倦。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兩個牢牢”,讓宋福如進一步增強了解決農業難題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什么是“國之大者”?宋福如說,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有5億畝可改良利用,是保障18億畝耕地紅線的后備資源,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宋福如是一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農民專家。他帶領的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河北省硅谷農科院科研團隊,曾主持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致力有機硅新材料研發。他們研發的有機硅防污閃涂料,解決了因雨、霧導致電網系統大規模發生短路、停電、污閃事故的難題;他們研發的有機硅抗高溫降粘劑,解決了我國深井、超深井鉆探的難題,為深井采油作出重要貢獻。其自主研發的產品12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個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獲得135項專利,擁有“硅谷”“PRTV”兩件中國馳名商標,15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宋福如說,21世紀的三大科技前沿,就是信息化、生命科學、新材料,沒有新材料就沒有工業革命。有機硅是高端化工新材料,世界上有1萬多種有機硅產品,我國只有3000多種,且在農業領域應用甚少。他們利用有機硅新材料研發的有機硅功能肥,可有效治理板結土壤、酸性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尤其對治理重度鹽堿土壤有特殊功效。
宋福如的家鄉永年廣府,是河北三大洼淀之一的“永年洼”,土壤屬堿性。他與袁隆平院士合作的雜交水稻試驗田就設在廣府,用袁隆平院士的雜交稻種與有機硅功能肥進行種肥配套,連續四年創造世界雜交稻高產紀錄。2021年10月23日,經專家組實打實測,這塊試驗田畝產達到1326.77公斤。宋福如說,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高攻關目標,硅谷人為袁院士圓了“禾下夢”。
10年間,宋福如團隊先后在全國1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治理各類鹽堿土壤1000多萬畝,讓白茫茫的鹽堿土壤,一年變良田、二年創高產。
鹽堿灘變成米糧川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5月在河北考察時指出,“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戰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更加堅定了宋福如團隊的信心,一種發自內心的激情在燃燒。
東北松嫩平原是世界上三大蘇打鹽堿地分布區之一。2018年,宋福如科研團隊進駐吉林省大安市,正式參與大安市治理鹽堿土壤大會戰。2019年,大安市桐欣農場3000畝重度鹽堿地,使用有機硅功能肥治理方案進行改良,水稻長勢旺盛,根系健壯,結穗顆粒飽滿;9月29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對桐欣農場3000畝改良示范田的水稻進行實打驗收,畝產達到628.9公斤,土壤含鹽量由5.1‰下降到0.9‰,土壤PH值由9.8下降到8.2。令人驚喜的,改良后的這塊鹽堿地連續三年沒有返堿,有機硅功能肥治理蘇打鹽堿地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4月,大安市自然資源局為硅谷公司安排了1000畝重度鹽堿地治理示范田,該地塊處于當地鹽堿嚴重的區域,含鹽量在6‰左右,土壤呈顆粒狀紅色。使用有機硅功能肥后,土壤形成了良好的團粒結構,水稻插秧后成活率在95%以上;當年10月10日,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組織國內權威專家,對該示范田進行測產,畝產達到659.714公斤,創重度鹽堿地水稻畝產高紀錄。
在吉林大安市,10家高等院校和科技企業展開大會戰、拉開擂臺賽。2022年,宋福如團隊承擔了大安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3萬畝重度鹽堿土壤改良工程;10月5日,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組織國內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實打實收測產,平均畝產558.85公斤,達到當地良田水平。2022年比賽結果硅谷公司名列前茅,并創造了覆蓋20多平方公里、國內大規模的重度鹽堿土壤一年變良田的奇跡,獲得了社會各界高度認可,標志著有機硅功能肥治理重度鹽堿土壤由成功走向成熟。
硅谷公司在大安市開發區建設的特肥廠正式投產,年產5萬噸治理重度鹽堿土壤的功能肥,能夠滿足50萬畝重度鹽堿土壤的治理改良。2023年,硅谷公司又承擔了大安市15萬畝治理重度鹽堿土壤工程,目前組織了1000余人的種植隊伍,在2000個大棚育秧,6月10日前將全部種上水稻。宋福如表示,這15萬畝白茫茫鹽堿地,可為國家貢獻1.5億斤糧食。
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
有機硅材料屬兩性材料,在硅谷公司試驗室的瓶瓶罐罐里很“通人性”,這讓宋福如著迷,也促使他帶領團隊不斷研發出新產品。宋福如團隊研發的有機硅功能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采取套餐系統的生態治理、生物改良模式,一地一方案,在農村廣闊天地量體定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改良鹽堿地的成功案例,譜寫了治理鹽堿地、發展特色農業新篇章。
遼寧省南部的熊岳、蓋州、北鎮有35萬畝葡萄,是中國知名葡萄產區,使用有機硅功能肥后,有效解決了土壤板結、鹽漬化問題,恢復了土壤靈性,也較好解決了葡萄大小年難題,產量提高20%,葡萄品質提升,保鮮期延長,鞏固了遼南地區葡萄的知名品牌。
山東沂南縣黃瓜種植面積達20多萬畝,使用有機硅功能肥修復改良堿性土壤后,長出的黃瓜瓜條挺直、均勻,個個頂花帶刺、鮮嫩脆甜,成為廣東省12個地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黃瓜直供基地。
內蒙古巴彥淖爾寸草不生的重度鹽堿地,使用有機硅功能肥后,土壤得到明顯改善,葵花出苗率高達85%,畝產量400斤。其治理鹽堿土壤的特殊效果獲得巴彥淖爾市政府充分肯定和廣大農民歡迎。
目前,硅谷公司在吉林大安市已獲得20億元的項目訂單,千軍萬馬大會戰,將在5月底改良30萬畝鹽堿土壤,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同時,今年他們在大安重度鹽堿土壤種植的10萬棵樹木,目前長勢良好,將改寫大安市重度鹽堿土壤種不活樹的歷史,讓大安重度鹽堿土壤成為稻花飄香、樹木成行的江南水鄉。
宋福如科研團隊是一支樂于“自找苦吃”的隊伍,他們從邯鄲永年出發,奔向鹽堿地嚴重的地方,相繼走進吉林、內蒙古、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天津、江蘇……書寫著鹽堿荒灘變生態糧倉的傳奇,讓祖國大地糧滿倉、菜豐盈、果飄香。
“為國分憂治鹽堿,中華大地糧倉滿;終生心血寫春秋,千錘百煉迎飛騰。”5月16日,宋福如深情地說,治理鹽堿土壤是一項波瀾壯闊的偉大事業,有機硅功能肥治理鹽堿土壤必將為保障18億畝耕地紅線作出歷史性貢獻。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常生軍/文 李磊/影